摘自奇摩話題

時尚俐落的黑色辦公室,音響很fancy的矗立兩旁,

上面插著iPod,持續流洩著音樂,林義傑正西裝筆挺的坐在電腦前辦公。

 

隨機拉開書櫃,竟然是滿箱滿櫃的書,

林義傑很正經的說:「不管再忙,我一個禮拜固定看一本書。」

這樣的林義傑,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林義傑:很有深度、很有世界觀、很愛思考。

 

我覺得音樂對我很重要,尤其是一個人獨處的時間那麼長,有時候會進入音樂的情境中。

當然我不只是想到這件事,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。

當你思考起這些事情之後,自己就會有持續前進的力量,

而這股前進的力量其實不在於實際上的力量,

而是會讓你忘了你目前所遇到的痛苦跟寂寞。

因為人在想事情的時候,腦袋瓜會呈現一種游離的狀態,

就能讓你克服身體上的疼痛,甚至心理上的寂寞!

 

我也坦承,即使是我,也會害怕寂寞跟獨處。

但有時候我也喜歡跟自己一個人相處,因為我可以去寫一些文字、心情之類,

 來面對自己的現在、過去及未來的想法,這可是反省自己的好時間!

當我在慢跑的時候不單單只是想家,我也會想未來,連我的碩士論文都在那時候想要怎麼寫。

其實長跑運動本來就是一個寂寞的運動項目,

再加上我是去一些比較殘酷的環境,根本不會有你發一顆球就有人鼓掌的情況。

超馬是一個沒有掌聲的運動,所以你的心智要更加堅強,才能度過難關。

因為當你跌倒,不會有人跟你說聲加油。

那個時候,你只能跟你自己說聲加油。

除了心智要夠堅韌之外,你還要讓你自己有更多動力往前走向終點。

我前陣子在看一本書,叫做《冷靜的恐懼》,

書裡有很多故事在談「如何揣測人的心態」,或是「心裡可能會發生的事情」。

而冒險家就是一個把自己丟進暴風圈裡頭後,再自己設法安全的離開的角色。

那經驗是別人沒有的。我想我們就是在這過程中萃取、尋找那喜悅感。

生命就跟買東西一樣了!就這麼簡單,越複雜就越麻煩。

 

我覺得我以前太膚淺了,因為以前只有跑步而已,

增加智慧的方法除了社會的經驗、工作經驗之外,就是閱讀不同的刊物,

閱讀可以讓你學習到別人的智慧所萃取出來的。

 

當有人覺得你真的是個瘋子時,你會怎麼回應?

林義傑:

我就是瘋子啊!沒關係,以前可能會很在意這種說法,但是現在完全沒有感覺了,

我做我自己就好,反正我沒辦法叫他不要講話,或者改變他人的看法。

而且瘋子不一定是負面的定義,每個人都有偏執的地方,

我只是在我的視野上、行為上或許是有一點瘋狂,我覺得沒什麼不好。

愛因斯坦也很瘋啊!只要在一個道德規範的情形下去做,大家說我是瘋子沒關係!

我能很開心的接受。 雖然我做的事很危險,可是我都會做停損點。

我不會去月球跑三圈,或者是一個人坐海洋獨木舟划到美國去。

我在做這件事情,我在做風險評估這件事情,有可能發生的狀況有哪些?

譬如:有沙漠風暴、叛軍、地雷,天氣不好、或是有高山湖泊、要繞路,

這些問題要一一抽絲剝解,找出解決的替代方案。

一旦發生問題的時候,我的替代方案是什麼?

 

在體力極限前的那一段時間,是如何用意志力去克服或方法?意志力超越體力的極限?

 

你可以先跟自己講說你想放棄,然後再問你自己你會不會後悔。

或是,你也可以不要壓力那麼大,每天睡到九點再起床。

可是,如果想要讓生命過程不要只有黑與白,而是有點彩色,

那可能壓力會比較大,你應該想清楚要選擇哪一條路。

成就動機有多高,意志力最後表現就有多高。

我自己設定的,我都會瘋狂去完成。

如果你的家境、環境越痛苦,通常會你活命的精神會更強,

如果你的家境本來就很順遂,我想那意志力一定是薄弱許多。

我不需要靠掌聲喝采,也不需要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這就是逆境重生的喜悅跟卓越感。

沒有人經歷過這一段故事,而我卻經歷過,代表老天爺對我是好的,因為我看的事情會越多。

我覺得人總是要有逆境的精神,這樣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才會想要做得完美。

 

火線人物 楊志良 草根署長的街頭智慧

作者:謝明玲 出處:天下雜誌 443期 2010/03

說話直來直往的楊志良,有如戳破國王新衣謊言的小孩:淨挑敏感的事講,專爆選舉毒藥。

不按牌理出牌的作風,在官場上獨樹一幟。

卻也被人批評為魯莽、有點白目、過分隨意和狂放。

弔詭的是,看似「誤闖叢林的小白兔」,

楊志良卻成功調整了健保費率,困擾每任署長的健保財務暫時得到喘息。

而且不像上次調漲健保費的署長下台了,他還被留任。

儘管他已經打包完了,再再表明不看重署長這個職位。

看似不合官場文化、不懂人情世故,為何老是能在現實中突圍?

楊志良多年的同事,楊銘欽將楊志良的風格稱作「志良流」:

直白、行動派、御帥親征,對相信的事堅持,跳上第一線回答問題。

隱藏在看似魯莽的說話和做事方式下,楊志良其實是一位溝通高手。

在看不見的人後,細心打理重要而困難的關節。

楊志良的學生,中央健保局局長鄭守夏說

「他可以把很難的事情講到懂,很會舉例,很有草根性,很清楚民眾在想什麼。」

大一就上楊志良生物統計課的鄭守夏回憶,

楊志良教書總是愛以「志明和他的女朋友春嬌」舉例,解釋常態分配等統計概念,到現在都讓他念念不忘。

街頭智慧 來自草根

家境不好,在家排行老二的楊志良曾說,貧窮,讓他兒時「很害羞」。

因為衣服破舊,小時候即使再熱,他也不肯脫下唯一的好衣服—制服。

他從小就養雞、賣雞幫助家計,大學念的是師大衛生教育系,理由是四年都是公費,而且保證就業。

自幼貧困的家境讓他習慣儉樸,喜愛親近底層。

鄭守夏說,在不需坐公務車時楊志良就坐捷運,常把「捷運轉公車會打折」放嘴邊。

他的西裝,是大賣場買的。因為最近要陪總統出訪,才又去買了另一件,

他邊說還翻開內裏,得意地笑:「零碼的,六九九元,還不錯吧?」

他認同公共衛生關注弱勢,形塑社會公平的信仰,也能解釋他為何願意竭力衝撞,保全健保。

他還看過太多在沒有健保前要賣地、賣身、賣田來籌措治病費用、醫院保證金的不幸。

看過許多底層故事的他相信,公衛人,就是要有些「中間偏左」,甚至抱著宗教情懷。

因為在教育和醫療建立了立足點的平衡後,人才能發揮潛能。

未來,他會希望在中華民國衛生史上怎樣被記起?

他的答案很妙。他說,自己不寫日記,不打算寫回憶錄,不愛留紀錄的他不往回看。

就連曾經去過兩次的風景區,名字也記不得,第三次還去,也是走了半小時才想起來,這裡好像來過。

「我這輩子,船過水無痕,怎麼樣子,都無所謂,」他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淡藍銀河之星 的頭像
    淡藍銀河之星

    淡藍銀河之星

    淡藍銀河之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